随风
近几年物联网飞速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物联网操作系统。比较有名的有rt-thread,tencentos-tiny以及鸿蒙等。这些物联网系统各有差异,这符合物联网碎片化的生态现状。下面我将以tencentos-tiny为例子分析一下目前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一些特点。
打开tencentos-tiny的官网,映入眼帘的是比较熟悉的代码结构。分别是内核,驱动,网络以及一些辅助的工具,这和大多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类似的。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是tos系统官网给出的架构,可以看出它的模块化设计是非常优秀的。内核只包含了最为重要的特性,即任务调度,时间以及内存管理,以及ipc通讯的组件。而物联网的工具箱则被放置于内核之外。我们用vscode阅读一下它的内核源码。

可以看到它的确非常的精简,每个功能的实现代码有些甚至只有几百行。这样精简的实现,使得它可以轻松移植到stm32f1这样的芯片。
但是如果进行全量移植的话,f1这样的芯片内存空间仍然不是很足,但是tos系统可以轻松的裁剪,移植的体验也非常不错,如果你不需要其它的功能的话,你只需要把kernel和arch目录以及tos_config复制到你的工程就行了,当然你还得进行一些微调,比如系统时钟脉冲设置,但我花了一些时间也就顺利移植成功了。
可能到现在你有个疑问,stm32真的有必要使用操作系统吗?的确,裸机编程能满足大多数场景了,但是如果你想实现实时性很强,任务又非常多的话,使用操作系统的确非常便捷。tos系统采用了抢占式的任务调度。高优先级任务就绪的时候会立即打断低优先级的任务。相同优先级的就是使用时间片调度。这样能保证高优先的任务能优先被处理。tos系统还提供了任务之间通讯的机制,互斥锁,消息队列以及事件机制。这使得基于任务编程成为轻松的事情。否则的话你就只能一个循环加中断或者dma等。这样的cpu利用率以及响应速度都并不能让人非常满意。
tos系统如果仅仅有上述任务调度功能,它就不能称为物联网操作系统,而顶多叫做实时操作系统。tos系统提供了非常强大的网络工具,可以兼容esp8266等众多芯片,提供了一个统一的at指令框架以及各种协议栈的支持。都说抽象是软件的灵魂。tos系统实现了at指令的抽象框架到sal层的抽象框架,从而虚拟出socket接口。有人觉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个设计和“一切皆文件”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不过由于tos系统是腾讯开发的,它当然要给很便捷的api给自家的iot平台,但这些工具的确方便了物联网的开发。下面引用一下腾讯知乎的一张图,它清晰地阐述了sal接口的好处。

不过说了这么多,sal接口对我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实际上我们使用的通讯芯片一般都是确定的一种,并不太可能替换另外一种,但是移植这抽象层占用的flash空间又是真实存在的,因此我倒不如直接at指令来的方便。
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产生屏蔽了纷繁复杂的物联网硬件,提供了一些较为统一的接口,据说鸿蒙还提供了分布式软总线,但我还没有看过。但是我感觉只靠这样的一个操作系统就能一统江湖,估计还是任重道远。不过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正打算在物联网操作系统中提供js引擎。我觉得这个技术未来确实有比较好的前途。我们下次再讨论一下js引擎对于物联网的影响。
最后来个传送门,祝大家元旦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