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社区成立的7周年-梦与实

随风

转眼间创万联社区已经陪伴大家7年了,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还记得那个艳阳高照的下午,我们意气风发的在新会一中的操场上讨论着对未来科技的畅想。也许时间早就将一切抹平了,但我依旧清晰记得当时的愿景,希望做一个智能电梯系统或者是远程的煤气中毒报警系统。我和孙,李三人组成了最初的小组,我们奔走于化学实验室和简陋的杂物间,靠着市面上的物联网模块我们终于做出了能够检测和远程手机报警的模块,在孙的邀请下梁充当海报设计,随后余和进也加入到小组中,rslly小组正式形成,这就是我们域名rslly的来源。我们的产品虽然不是很新颖,但凭借着实用和高技术含量(高中生而言)我们顺利进入了区的比赛。成功晋级区的比赛后,我感到了自研的必要性,必须设计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和电路板。随后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我们凭借着自研的平台和微信交互电气的廉价理念我们拿到了省二的奖项,奠定了社区的基础。

高考之后大家相继进入了各大高校,我们原始的小组齐聚在一起的机会变得非常少了。但疫情阶段的新工具腾讯会议成为了我们新的交流方式,我们社区的性质也开始由比赛团队转变为开源社区,致力于构建Aiot的平台和解决方案。社区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大约在我大三上学期阶段社区规模达到最大,社区设计出来的衍生产物和大量文章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和传播。这阶段虽然整体比较好,但却也逐渐显现出了内部团队的管理问题,人数的增多以及缺乏有效的组织,目标逐渐迷失,过大的目标和空的梦想逐渐使得人心离散。到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社区逐渐进入了休眠时期,物联网的普及化使得社区的技术已经显得不再先进,我们尝试过植物工厂,鱼菜共生等方案,甚至是数字孪生的激进方案,但团队本身的吸引力明显不如从前,也没有真正产生非常有价值的东西,社区事实上走到了迷茫时期。

随着大模型的横空出世,Zeeland等人的积极探索使得社区空前活跃,虽然由于就业影响,人数不如从前,但是Agent框架以及Ic平台等项目的出现,社区从事实上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以开源项目为主导的阶段。Agent+Iot的构想使得通用Aiot平台成为了从梦想到现实的一大步。我们仍旧在迷雾中探索,但在探索中我们又认识了Rymcu的ronger等人,他们的言行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也许我们未必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开源社区,但这些探索亦足以使得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程序员的浪漫,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欢迎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加入,我们期待你的加入。ruanrongman/IntelliConnect: A Powerful iot platform core.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